家長必讀
怎樣讓孩子喜歡自己
更新時間:2014-10-04 20:31:29點擊次數:1680次字號:T|T
對中學生喜歡的父母類型歸納如下:
1、理解尊重子女
中學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進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從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不懂得這一點。他們只關心孩子的生活、成績,卻不去了解子女豐富的內心世界。很多學生抱怨說:“他們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們興高采烈;考不好,就開始指責、訓斥,從不問你為什么考不好。”
2、不擺家長架子
家長既是子女的保護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們既尊重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導。一位男生特自豪:“我特別愛我的父母,他們和我的關系不像家長,像是鐵哥們。從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擺在桌面上,一家三口商量著來。爸爸出差的時候,媽媽就說:‘男子漢,全靠你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感,而且堅強、果斷。”
3、家庭和睦
羅素在《婚姻革命》中說:“如果想讓孩子長成一個快樂、大度、無畏的人,那這孩子就需要從周圍的環境中得到溫暖,而這種溫暖只能來自父母的愛情。”弗洛伊德也說:“一個為母親所特別鐘愛的孩子,一生都有身為征服者的感覺;由于這種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導致真正的成功。”夫妻恩愛,子女就會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得到關心和愛護,獲得愛和尊重的體驗,從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則影響子女的發展,甚至會毀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4、賞識自己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贊美自己子女的優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子女的長處去比自己子女的短處。一位男生對我講:“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團了,你都初三了還什么都不是!人家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某某當媽去吧!’”子女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父母用別人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于“激將”,而事實上卻導致孩子自信的喪失和崩潰,產生自卑心理。
5、真正關心子女
很多父母只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大學、孩子身體狀況等,而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關心不夠。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關心的是后者。不止一位學生憤憤不平地對我說:“我父母哪是關心我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分!一回家就知道問兩句話:作業寫了嗎?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說什么他們都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對子女的了解僅限于表面的東西。
6、對子女的期望值要合乎實際
舉例:三年前,區某機關某位領導的子女勉強夠上我校錄取,一學期后硬是拉關系轉借到一級重點中學讀書,今年高考名落孫山。某重點中學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中考分數離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還差的遠。他父親走關系、托門子,最后花錢總算在重點中學為女兒占了一席之地。但每次父親見她,問的總是學習。由于孩子基礎差,在重點中學里猶如小羊和千里馬賽跑,她不可能跑過人家!于是導致嚴重的自卑傾向。期中考完試后,她坐在咨詢室里哭了好久,她說父母對她期望值那么大,她不知該怎么面對父母……
1、理解尊重子女
中學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進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從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不懂得這一點。他們只關心孩子的生活、成績,卻不去了解子女豐富的內心世界。很多學生抱怨說:“他們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們興高采烈;考不好,就開始指責、訓斥,從不問你為什么考不好。”
2、不擺家長架子
家長既是子女的保護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們既尊重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導。一位男生特自豪:“我特別愛我的父母,他們和我的關系不像家長,像是鐵哥們。從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擺在桌面上,一家三口商量著來。爸爸出差的時候,媽媽就說:‘男子漢,全靠你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感,而且堅強、果斷。”
3、家庭和睦
羅素在《婚姻革命》中說:“如果想讓孩子長成一個快樂、大度、無畏的人,那這孩子就需要從周圍的環境中得到溫暖,而這種溫暖只能來自父母的愛情。”弗洛伊德也說:“一個為母親所特別鐘愛的孩子,一生都有身為征服者的感覺;由于這種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導致真正的成功。”夫妻恩愛,子女就會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得到關心和愛護,獲得愛和尊重的體驗,從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則影響子女的發展,甚至會毀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4、賞識自己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贊美自己子女的優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子女的長處去比自己子女的短處。一位男生對我講:“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團了,你都初三了還什么都不是!人家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某某當媽去吧!’”子女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父母用別人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于“激將”,而事實上卻導致孩子自信的喪失和崩潰,產生自卑心理。
5、真正關心子女
很多父母只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大學、孩子身體狀況等,而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關心不夠。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關心的是后者。不止一位學生憤憤不平地對我說:“我父母哪是關心我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分!一回家就知道問兩句話:作業寫了嗎?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說什么他們都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對子女的了解僅限于表面的東西。
6、對子女的期望值要合乎實際
舉例:三年前,區某機關某位領導的子女勉強夠上我校錄取,一學期后硬是拉關系轉借到一級重點中學讀書,今年高考名落孫山。某重點中學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中考分數離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還差的遠。他父親走關系、托門子,最后花錢總算在重點中學為女兒占了一席之地。但每次父親見她,問的總是學習。由于孩子基礎差,在重點中學里猶如小羊和千里馬賽跑,她不可能跑過人家!于是導致嚴重的自卑傾向。期中考完試后,她坐在咨詢室里哭了好久,她說父母對她期望值那么大,她不知該怎么面對父母……
(編輯:hefe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