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師?
大家都知道,做一名家教老師不容易,天天往返于校區和家教點,腿都跑斷了,結果家長還不滿意,總說這個那個,總感覺不如人意;當然,做一個成功的家教老師更不容易,他需要嘗試許多不同的方法去教好學生,既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教育孩子尊師愛幼,在道德教育上下足功夫……當然,今天我站在這里,不能稱之為培訓,而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以及那些做了三到四年家教的優秀學長的成功經驗。下面,我就“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師”做一個細致的描述。
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家教。
⑴知己知彼(分析自己的性格,并了解學生的性格)
了解自身的性格,若自己屬于文靜類型的,則最好選擇相對較文靜的學生去教,否則學生可能會因為你太死板而討厭你,這樣根本就達不到預期的家教目的。
除了用于匹配自己和學生了性格之外,了解學生的性格還可以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客觀地去嘗試改變自己,靠近學生,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這有助于家教老師與孩子的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家長期待的目標。
這里我分析一個案例, 我在學校教了八個班級,見過各類學生,每天都要和各種不同的學生打交道。有安靜的,有抑郁的,有活潑的,也有奔放型神經質的,也有調皮搗蛋的,更有一些以與老師作對為榮的一些熊孩子。面對不同的學生,自然要有不同的應對措施。
在學校,不敢說各類學生都能應付,但是對于降服一些熊孩子,還是有一些心得。(案例用“雷”的案例,或者是愛玩游戲的一些學生的案例),所用的辦法,可以以找共同話題,共用激將法,來激起學生的斗志和興趣。
(2)時間和距離
一般,我去輔導的時間都可以跟學生的家長商量決定,但有一些因為具體特殊的原因,家長固定了前往家教的時間,這個時候外面就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要么服從家教,調整自己其他事情安排的時間段,處理好時間與距離的關系。
第二、做好面充足的第一課準備
(1)第一形象:衣著樸素而整潔,舉止得當
家長進門先看精神面貌,再看衣著容貌,最后從上往下環視,觀察老師外在的氣質,一般第一關不過者,基本上很難長久,原因無他,就怕你把孩子給帶壞了。家長最喜歡的就是衣著樸素的老師,這表示這個老師比較踏實,舉止得當,給人感覺老師素質挺高的,不僅在學習上對孩子有幫助,在價值觀和生活觀上亦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糾正一些錯誤的價值觀。
小提示:我們所教的對象不出意外都是在校學生,家長最不愿看到孩子在學校相互攀比,心思一定都沒在學習上,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別讓自己的“帥氣”逼走家教機會。
(2)面試用語:禮貌而大膽,自信卻不狂妄
初次見面,要讓人一看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注意親和力,不要讓人感到你是一個難以溝通和相處之人。見家長要最基本得禮儀常識,回答問題要誠懇,家長最反感的就是避實就虛,侃侃而談,就是回答不上點子上去。不管是在家教面試中還在在走入社會后其他的種種面試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試問誰又敢相信你呢?記得我曾經帶一個學妹去起航家教服務中心面試的時候,這個學妹面對面試老師的系列提問,她給出了“不知道、不了解、試試看、應該可以……”這樣的回答,面試就到這里結束了。很可惜,其實她的專業知識很不錯,就是不自信扼殺了她的工作希望。還有一些同學,超然于自信,盲目自大,在家長面前特吹胡吹,一口的海話,結局還是一個:“換一個老師”。
(3)面試教學:有備而來,應付自如
第一次教學一定要有充足的準備,要上網查找一些與自己將要補習有關的資料,帶上自己所查到的相關資料和摸底備課前來,不僅能切實的尋找到孩子的學習癥結處,亦能給家長留下務實的好印象。針對尋找到的學生癥結,自己要準備好藥——復習方案。第一次家長對你非常滿意,那面試就取得了完勝。
第三、正式輔導教學,對學生的培養方案
(1)對學生當前情況進行歸類
①慢熱型:這類學生學習非常遲鈍,往往一個題目,你講10次他搖10次頭,他的理解是非常的慢的,你必須一條一條的給他理順清楚,還要反復的給予檢查督促,從記住知識點——理解知識點——復習知識點——運用知識點,并連同對比幾種不同的分析、解題方案給他進行講解,他才會在反復中慢慢接受并且學會使用這些復習的知識。
②躁動型:這類學生很能學習,而且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比較自負,懂一點皮毛就以為全懂了,對于這一類型的學生,必須時不時給他下馬威,壓著學生學習。我采訪過一些學長,他們說,一般,自己設計這類型的題目,盡量讓條件隱蔽,讓學生抓破腦袋解不了題,這時候他會老老實實的坐下聽課,總的來說,躁動型學生比較好帶,最起碼他能理解你上了些什么內容,成長也快些。
③冰冷型:這類型學生的出現有兩種——天生不愿說話或者是不喜歡你。對于這一類型,通常作為老師也不愿意去教的,遇到這樣的學生,首先是要進行破冰之旅,要巧妙的破開他的心理防線,當他開始接受你時,也就表明他接受你的課了。
④刁難型:這類型學生不想找家教老師,純粹是父母之意,所以,這個類型的學生通常是抄一些奧賽題目給你做,讓你知難而退,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跟孩子的父母先溝通,同時和學生交流下,了解學生心理所想,希望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順利的開展接下來的教學計劃;但若是學生執意不接受,那么,只好向家長請辭,另謀高就了。
(2)培養自己與學生的感情
①初次和學生溝通,應該拉近距離。最好是回憶當初自己上初中(高中)時候的情景,說一說那時候的一些樂事,開會一笑,心與心的距離當然就拉近了不少。這個時候特別忌諱上來就口若懸河,大道理一堆,結局可能是學生鳥都不鳥你,敗興而歸。
②就學生時代的自己,談談是如何面對相關各科的學習的,并委婉問出其學習的問題所在,以便于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計劃。
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句話叫志同道合,難聽一點的稱之為臭味相投;在課堂閑暇之余,或跟學生品味籃球高手的韻味,或者講述自己對殲—20第五代戰機的精辟看法,讓學生刮目相看之余,讓學生死心塌地的跟緊你的教學計劃,取得理想的輔導效果。
(合肥家教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