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長經驗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切實孩子終身學習的老師,平時我嚴于律己,舉止文明 ,愛崗敬業,以身作則,對孩子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由于自己的潛移默化,所以至今孩子在各方面 均有著良好的發展。 教育孩子我會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興趣愛好,實施不同的教育,讓孩子在不同的時期,都能接受良好正確的教育。孩子在小學期間,擔任班長,一直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曾獲得多種榮譽稱號;且愛好廣泛,成績優異,曾被評為“區三好學生”。來到實驗中學后,積極參與班級工作,學習努力,贏得了老師的喜愛和同學們的認可,現任班長。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我總覺得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和一個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健康自然、快樂普通地成長,是最重要的。平時我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注重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指導,我會閱讀關于教育理念的書籍,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育兒書籍,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但這類書我覺得只能僅僅是當作教育的一種參考,不能跟風,絕不可盲目模仿;還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教育無處不在,之所以看些這樣的書籍,是因為覺得這些都是可以能從這些柔韌至情的文字中,細細咀嚼伴隨孩子成長的處世信念與美好價值。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下午不管回家早晚,我都要仔細看看她當天學習的內容,檢查檢查她當天的作業情況,讓孩子意識到我很重視她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注意力集中、完成作業后要認真檢查一遍、每天對學習進行預復習等等,這些都要對孩子做出要求,養成良好的習慣。但今天我特別想談的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培養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尤為重要。至于要求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急也不必急,我現在只是在家中盡量自己多閱讀,盡量營造閱讀的氣氛,盡量以自己的閱讀習慣來培養孩子的閱讀養成。
三、是培養良好品德。道德情操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教育孩子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學會感恩。比如一家人一起圍著吃飯,我們會讓孩子給爺爺奶奶等長輩夾菜成盛飯,說些溫暖的話,多關心老人,要把孩子培養成懂禮貌,有愛心的好孩子。平時還要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自己穿衣服,學會生活自理,從小承擔一部分家務,比如倒垃圾、掃地等。孩子對生活有了責任感后自然就會對學習有責任感,并且懂得照顧人,會受到同學的歡迎。
四、多與孩子溝通,正確鼓勵孩子,相信孩子
做為家長,我常用交談的方式和她溝通,在第一時間了解他的思想動態,以便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對孩子要鼓勵,但不要過度的表揚,學習中的挫折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經歷。作為父母并不是給孩子創造很好的條件,讓孩子生活在安樂窩中,而是要做孩子背后的一只推手,給孩子以安全感,信任感,相信孩子自己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五、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計劃
孩子在我們身邊的時間并不多,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好自己對子女成長的教育責任,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計劃。要配合學校,就要先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們非常認真負責,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每天都會用校訊通給我們家長發短信,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把老師傳達給我們的信息認真接收,并用自己的方法給予積極配合。
另外,要做到正確配合,家長還要和老師密切聯系,向孩子的同學、老師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老師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虛心聽取老師對家庭配合教育問題的意見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實。平時,孩子在家里發生的問題,也要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系,架好溝通的橋梁,及時交換意見,以便學校、家庭配合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家長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放任自流。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要有我們家長的付出與智慧,讓我們家長靜下心來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長吧。
(合肥家教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