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中學生厭學物理的心理訪談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我們現代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主要目的。而我在今年的物理教學中,部分學生因為厭學而導致物理成績低下,淪為“差生”。為此,我在總結經驗和實踐的過程中,對此類學生厭學物理心理的成因及我在實踐中如何轉變的做以下分析:
首先,我們先探究一下學生厭學物理的成因。第一,很多學生是未學先畏?!拔锢黼y,化學繁,數學的習題做不完”,“物理難,難于上青天”等這些口頭讒使得部分學生還沒有學習物理就覺得它很難,失去了學好物理的信心。我們總結為“未學先畏”型。第二,懶惰思想嚴重。許多學生不按照物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物理,一懶于做實驗(初中階段的許多物理實驗,學生都可以自己動手在家做的)二是懶于思考,導致許多學生按照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死記硬背,不能靈活運用,導致物理成績低下,淪為“差生”。我們總結為“懶惰型”。第三,家庭社會因素所致。由于許多學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端正的學習思想,“我老爸有的是錢”“學習無用”等錯誤思想根深蒂固,以及個別學生想學好物理,而由于方法不對,事倍功半。這也是其他學科“差生”的通病。
再次,我們來探究學生厭學物理心理的校正及我的具體做法。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教育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勤思考,勤動手的學習物理的方法,使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感覺到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教師應在物理的課堂上多貫穿科學家的故事,以科學家的刻苦,奮斗精神感化他們,使他們能自發,主動的學習物理。例如,我在講述初二物理中的杠桿原理時,貫穿了阿基米德用杠桿撬地球的設想,同時講述了阿基米德為了幾何研究而不畏犧牲的專研精神,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第二,教師要轉變對“差生”的認識,多關心,勤輔導,常鼓勵,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個別老師急于求成,恨鐵不成剛,用傳統粗魯的方式(重做,罰抄寫等)進行教育,往往事倍功半,欲速不達。對“差生”的轉化,老師應耐心地指導,講解,甚至重做實驗,使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我在課堂提問時,故意將一些簡單的,估計他們能正確回答的問題交給他們,當他們回答正確時,加大對他們的表揚與鼓勵,使他們感覺到自己能行,從而自主地學習,穩步提高成績。同時,我在實踐中經常組織他們到我的辦公室重做實驗以加深理解,受到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