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美文欣賞(11-15)
11、 教育的弊端
我們不能容忍孩子玩樂、自由,我們每天都在給孩子洗腦,告訴他們,要勤奮、要刻苦,要有上進心,要有競爭意識,要拿第幾名......甚至,我們的教師和學校已經習慣了將孩子們的成績排好名次貼在最顯眼的地方。卻不知道,考不及格,考倒數第一名也是孩子的權利,這些孩子更需要尊嚴和愛。在許多國家里,學生分數被認為是他們的隱私而嚴禁公布的。
我們忘了,他們是孩子,只有幾歲,十幾歲。對他們而言,最要緊的,是健康和諧的身心,對世界的好奇,是對事物充滿探究的快樂,知道尊重和關心他人,理解愛和民主......
可是我們卻用沒完沒了的作業、習題、試卷覆蓋在他們身上,早晨天不亮就讓他們起床,晚上也舍不得讓他們閑著。我們的老師和校長安慰自己說,這是對孩子負責。可是沒有好好想想,一雙雙健康的眼睛被熬成了近視眼,正常的脊梁有點彎曲,活潑的天性日漸磨光,一些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這就是"負責"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今天的中小學教育,過早地把成人世界中的一切傳遞給孩子,讓這些小小的生命過早地背上了難以承受的重負,無端地消耗了他們的健康、靈氣和創造力,窒息了孩子應有的天性。最可怕的是,教師和學校已將此看成天經地義的了,罪惡成了習慣。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師道》 白云《孩子,你怎么這么快就走了》)
12 、新課程給老師出的思考題
我們一直在勉勵自己:"倒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然而,用新課程的理念分析,"一桶水理論"是站不住腳的。知道我們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十碗百碗千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決不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吧。倒完了以后再去打水,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再說,教師把桶里的水倒往學生的碗里,一個"倒"字,就"倒"出了某種陳舊的灌輸式的教育思想。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師道》孟憲平《新課程給老師出的思考題》)
13、 教師教學觀念錯位
教育本應是啟迪人類智慧,營造廣闊自由空間的偉業;教師本應喚醒兒童自身中沉睡著的力量和蘊藏著的豐富的發展因素和天性;兒童本應該繼續發揚自身中積淀著的人類進步的成果。教育的發展應是一種建筑在活動建構基礎上的升華過程。
(摘自2003年第十期《師道》 蔣保華《教師教學觀念錯位》)
14 、閑暇出智慧
亞里斯多德講過"閑暇出智慧",有閑暇才有屬于自己的自由時空:獨立地思考,自由地發展,自信而能動地揮灑才智,才能心理坦然,心情輕松,觀古今,攬四海,聯想,懷疑,批判,求異,發散,組合,歸納,演繹,馳騁想象,生發靈感......閑云悠悠,恰是知識的搖籃,智慧的溫床。
牛頓看蘋果落地生發萬有引力的構想,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學說是躺在病房里的床上,英國劍橋大學喝下午茶喝出了六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目前,閑暇、自由似乎還不屬于我們的學生,他們三更眠、五更起,頭懸梁、錐刺骨,語文老師出去,數學老師進來。課上失去了人權,課下失去了自由。沒有時間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讀讀自己喜愛的書,做做自己喜愛的事,沒有自己思考的空間。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師道》 蔣壽軍《劍橋大學下午茶的啟示》)
15、 教育的弊端
有外國人評價我們的小提琴手,認為他們拉小提琴的技能技巧確實比較高,很熟練,但缺乏神韻,沒有內涵。因為我們的藝術教育,更多的是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操練,至于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的提高,常常給忽略。
一部再好的作品,哪怕是世界文學名著,在我們一些老師的眼里,也就像庖丁眼中的牛,根本就沒有全牛,只有一些字、句以及它們的組合規則。說白了,就是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其他皆空,唯此為實。其中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意蘊被化簡了,壓縮了,使一部部內涵豐富的曠世絕作成了一塊塊經過壓縮后的餅干,缺乏原汁原味。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師道》 黃行?!督逃荒芑啞罚?/span>
教育智慧(4)
16 教育的感動與幸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往往比喻為人真誠,嚴于律己,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也許你從不曾在意過你的細心關懷會為一個孤獨的心靈帶來如此大的震撼;也許你也從未想過會有那么多的人在各個行業各個地方謹記著你教給他們的人生道理,心懷著對你由衷的感激......請翻開那些塵封的記憶,在每一張笑臉的背后,尋找這一份溫馨的感動。
(摘自2003年第十一期《師道》 《我的一級棒老師》)
(合肥家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