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家教網總結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1、 思維特點:
(1)、“萬物有靈、萬物有情”即把周圍沒有生命、沒有意識的物體
都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2)、想象和現實易混淆。
(3)、屬于直覺行動思維,他們只對自己身邊的事物感興趣。對自
己沒有親身經歷的事物不感興趣。
(4)、注意時間短,即使對感興趣的事物也不能保持長時間的、穩定
的注意。
(5)、只能關注事物表面的,淺顯的,感性的特征。
2、動作發展:
托班的孩子運動發展處于大肌肉發展階段,喜歡重復的做搭高積木類的游戲,動作常顯得笨拙可愛,而小肌肉(手指等)運動的能力則更
弱。
3、語言發展:
兩歲以后寶寶已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詢問了,這時寶寶和成人的交注已是用語言伴隨動作和表情來進行了。
4、情感發展:
(1)、做錯了事會連忙認錯“我是好孩子”,并對自己的行為有所
約束。
(2)、喜歡和比自己年齡大的兒童玩。由于不會自主的解決問題,和小朋友玩耍時經常發生搶拿別人手中的東西,抓、咬、推小朋友的
現象。
5、行為規范:
(1)、剛入園的孩子在生活習慣方面不愿意接受老師的幫助(表現在穿脫衣服、鞋子等方面);不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在洗手時還要玩水;有不少的孩子需要情緒依賴、物體依賴(如有孩子要含著奶嘴睡覺、有的要拿塊毛巾睡覺等等);不會正確運用勺子,不會吃飯,也不愿意接受老師和阿姨的幫助;不會拿茶杯,還會水散地,口渴了也不知道叫老師;不會自己主動地跟老師說要大小便,經常尿在身上、
床上。
(2)、在衛生習慣方面:有了鼻涕不會自己擦,隨地亂扔紙屑,還會撿臟東西吃;喜歡奔跑、推人、抓人、咬人等,大動作穩定性差。
(3)、在文明習慣方面:不會說禮貌用語;不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玩
具,只知道獨占玩具。
(4)、在行為習慣方面:玩玩具時,玩具扔滿地,不知道收拾玩具;有部分幼兒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會把自己的書包、衣服、玩具放
在指定的地方;不會搬椅子,只會拖椅子。
(5)、在交往習慣方面:大部分的幼兒不愿意和老師用語言交流,只能用動作表示。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明顯帶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常常以自我需要作為唯一標準,他們會和同伴搶東西,得不到滿足時甚至
會抓、咬人,出現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6、行為問題:
(1)、情緒問題:當入園的孩子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征是易感性和易變性,情緒非常外露,還表現在易哭、易怒、有時自說自話、有時發呆等。
(2)、焦慮問題:孩子特膽小、不愿意與人交談,怕見陌生人,還很孤獨。
這些都是在托班初期甚至整個托班年齡段呈現出來的狀況,也可以說在托班年齡段正在形成行為習慣的最初階段。由此,及時及早的做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尤為重要。
(合肥家教網總結)